2021年10月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题一答案
时间:2022-03-08来源:江苏自考网
一、单选题(共 25 题,共 25 分)
1、【考点】官员的选拨-北洋军阀政府答案:D
解析:(1)北洋政府选拔行政官员的方式主要有文官考试、甄别、甄用三种。
(2) 甄别是指对未经文官考试已任用的官员,采用甄别办法,验证现任官资格,决定其去留的制度。
(3) 甄用是指由保荐官保荐现职中有经验、有学识或有贡献的简任、荐任、委任官以及有特别才识与劳绩的人送交大总统予以特别录用的制度。
2、【考点】寺-元答案:B
解析:元朝有一系列负责某项具体业务的事务性职能机构,以宣政院为要。宣政院掌管佛教事务,同时负责管理吐蕃(今西藏)政务,实际上所有宗教和民族事务都归其管辖,不隶属于中书省或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枢密院主管军机大事和武官人事,是最高军事中枢; 通政院掌管驿站事务,集贤院主持教育。
3、【考点】官员的选拔-夏商周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夏商周官员选拔的依据。在夏、商时期,血统是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故选项 A 正确。北洋政府选拔行政官员的方式主要有文官考试、甄别、甄用三种。甄别方法共有五种:检验文凭、调查经历、检查成绩、考验学识、考试经验。故排除选项 B。秦汉时期, 察举、征辟、荐举、博士弟子等选官制度主要是为从儒生中选拔人才而设立的,虽然选官的标准看重品德、智慧和能力,但血缘、财产等其他选官标准也一直存在,任子在东汉盛极一时,纳资(出钱买官)在东汉末年泛滥成灾,皇帝按自己意志的非程序任官也不在少数。故排除选项 CD。
4、【考点】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监督-抗日民主政权答案:B
解析:(1)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监督主要有共产党的监督、参议会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和群众民主监督四种形式。
(2)参议会是政府的法定监督机构。本题答案为 B。
5、【考点】行政决策-宋答案:B
解析:破题点:宋朝、内制。宋朝皇帝的最后裁决以诏敕的形式公布,有“内制”和“外制” 之分。中书舍人所草之诏为“外制”,多为常例之诏命,“内制”则由翰林学士负责。宋朝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不实授。御史台是监察机构,因此排除 CD 项。本题答案为 B。
6、【主考点】中国奴隶社会行政管理的特色
【副考点】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的特点
答案:B 解析:
AD 项为干扰项,本题答案为 B。7、【考点】纳资入官-宋
答案:A
解析:荫补是为保证官员“世守禄位”的特权而设置的。A 项正确。军功入仕是为军卒通过积累军功进入仕途而设的一种选官方式。排除 B 项。流外补职为各级政府机构中的吏员获取官职提供了途径,但规定较严。排除 C 项。纳资入官为富商和地主获取官职提供了途径。排除 D 项。
8、【考点】诸寺-明答案:B
解析:(1)明朝大理寺和唐宋时期的大理寺不同,它是最高审判机关。(2)明朝撤销御史台,建立都察院作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3)明朝司法制度规定,由都察院掌纠劾,刑部负责审判,大理寺主持复核。本题答案为 B。
9、【考点】横向的行政决策与联络-夏商周答案:D
解析:夏商周时期,行政决策和联络沟通需要有一定的记载和凭证,这就是文书,其大体分 为“诰”、“誓”、“命”、“简书”、“约”等。“命”绝大多数为册命之书。
“约”相当于今之契约,具有法律效力。“诰”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上级对下级发布的命令或布告,二是君臣相互勉励之词的记录,作为后世君臣行为的规范。“誓”多为战时的动员令。本题答案为 D。
10、【考点】直奉联合控制下的总统和内阁-北洋军阀政府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识记题目。曹锟、吴佩孚以“法统重光”为幌子,以恢复旧国会和由黎元洪 复任大总统为借口,用逼宫手段,迫使安福国会选出的大总统徐世昌下台,把被段祺瑞利用 张勋复辟撵下台的黎元洪捧出来任大总统,从而结束了直奉联合控制北京政府的局面。B 项正确。知识拓展:北洋军阀时期考频较高事件和人物:“贿选总统”—曹锟;“超责任内 阁”—段祺瑞。
11、【考点】三公宰相制-汉
答案:A
解析:关键词:汉成帝。汉成帝时,从宰相制度本身入手,用三公宰相制代替丞相制,即改丞相为大司徒、太尉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官, 三公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B 项是原始部落时期;C 项是明朝时期;D 项出现在隋唐时期,因此排除 BCD 项,本题答案为 A。知识拓展:汉武帝在组织机构上蓄意分割相权,其方式就是实行中外朝制,以架空相权。
12、【考点】总统独裁制的建立-北洋军阀政府 答案:D
解析:《临时约法》是指 1912 年 3 月 11 日以临时大总统名义正式公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中华民国约法》,将内阁制改为总统制。梁士诒等人成立全国请愿联合会。 参政院根据他们的“请愿”,很快制定出《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决定由该会主持国体投票。根据“新约法”,为了便于有效地进行独裁统治,袁世凯对中央政府机构作了重大改组。
(1)撤销国务院,设立政事堂,使总统府成为最高行政机关。(2)修改行政各部官制,使各部失去独立行使职权的权力。(3)炮制《修正大总统选举法》,直接为恢复帝制作准备。
13、【考点】省——三司分立与督抚的设置-明 答案:C
解析:
D 项为干扰项,本题答案为 C。
14、【考点】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晚清政府 答案:D
解析:1860 年 10 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清政府被迫设立抚夷局,负责办理议和之事。1861 年 1 月 20 日,清政府在抚夷局的基础上正式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理衙门是当时清政府设立的第一个正式的负责外交事务的机关。
清政府在成立总理衙门的同时,批准设立同文馆。1862 年,同文馆在北京正式开办。这是一所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的学校。
南洋通商大臣掌管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中外交涉及通商事务;北洋大臣初名三口通商大 臣,驻天津。
15、【考点】工农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前言答案:B
解析:(1)1928 年 6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六大”专门作出《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决议案》,确定以“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作为红色政权的名称,并具体规定了苏维埃政权的任务、组建方式和机构设置。(2)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
16、【考点】派留学-晚清政府答案:C
解析:本题为时间识记题目。
1905 年 9 月,清政府正式下令“立停科举”,对以前的举贡生员, 分别给予出路。这样, 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最终被废除了。故选 C。
助记方法:一九零五,科举废除。
17、【考点】“行宪”后南京政府的行政决策-战后南京政府 答案:D
解析:(1)从形式上看,“宪政时期”南京政府的中央行政体制为责任内阁制,而不是美国式总统制。
(2)1947 年改组后国民政府委员会采取委员合议制,通过召开国务会议决定重要问题。
(3)工农民主政权实行议行合一的管理制度。
18、【考点】官员的选拔-明答案:C
解析:明朝科举考试依四书五经命题,按八股文格式取士,实行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 级考试制度。
19、【考点】“厘定官制”-晚清政府答案:B
解析:本题关键是区分“维新新政”和“预备立宪”。ACD 项为“维新新政”期间设立的机构。“预备立宪”则开始于“厘定官制”。本题答案为 B。
20、【考点】科举制度-隋唐答案:B
解析:唐朝科举包括两大类,即常科和制科。1.常科每年分科举行一次,科目有五十余种, 主要是明经、进士两科。(1)明经科以考核儒家经典为主,考试内容有帖经、经义和时务策, 以帖经为主。(2)进士科则以测试考生文才为主,考试内容有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2.制科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科目多临时设置,平民子弟和官吏均可应试
21、【考点】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答案:C
解析:临时大总统是南京临时政府的核心,其地位十分显要。按照《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各省代表选举,以得票超过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当选。 临时大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最高行政首长,拥有广泛的职权。
22、【考点】官员的选拔-秦汉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秦汉时期官员选拔制度。(1)察举就是在考察的基础上予以荐举。察举是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2)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 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3)“任子”是高级官员子弟备选为官的制度。(4)荐举是
各级官员在没有诏令的情况下主动向君主推荐人才,是对察举制的一种补充。故本题答案为 D。
23、【考点】参谋本部在中央决策中的作用-南京临时政府 答案:D
解析:
24、【考点】行政人员的选拨任用-工农民主政权 答案:A
解析:
25、【考点】行政官员的考核和升迁-金答案:A
解析:金朝对官员升迁是按官员品级分段管理的。从七品以下官员由吏部负责任免,但其中正八品以上官员任免需呈报尚书省,正八品以下则由吏部全权处理,成为部选。枢密院是掌 管军事的机关,礼部主管礼仪,故排除 CD 项。
二、多选题(共 5 题,共 10 分)
26、【考点】回避制度-清答案:ACD
解析:
27、【考点】台湾设省-晚清政府答案:CD
解析:(1)1884 年 11 月 17 日,清政府宣布设立新疆省,隶属陕甘总督管辖,将甘肃的迪化及镇西、哈密、吐鲁番三厅划归新疆,省会设在迪化(今乌鲁木齐),置巡抚一人,下设布政使、按察使及分巡道,设府、厅、州、县,增补流官。(2)1885 年 10 月,清政府接受醇亲王奕谍等人的建议,在台湾建立行省,全省分台北、台中、台南三部,巡抚驻省会台 北,其内部机构与内地省份基本相同。
28、【考点】行政决策-工农民主政权答案:BE
解析:苏区政府行政机关的决策,主要采取合议制和首长负责制两种形式。嘉靖万历年间是 明朝内阁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南京临时政府采取总统制。工农民主政权是工农劳动阶级的 政权,实行议行合一的管理体制。
29、【考点】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管理体制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军事民主制时期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军事民主制时期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较以前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分工,大体由军事首长、部落酋长议事会和人民大会三种权力机 关进行管理。(1)军事首长仅负责统率军队和担任主祭,且其职务不能世袭。
(2) 部落酋长议事会是部落联盟的常设权力机关,凡重大事务均由议事会集体决断,不享有民事方面的最后决断权。
(3) 人民大会是联盟的最高权力机关。
部落联盟是原始社会的组织形态,E 项为干扰选项,本题答案为 ABD。
30、【考点】行政官员的任用-金答案:BCD
解析:
入幕是五代时期切实可行的入仕途径,故排除 E 项。本题需注意区分金世宗以前的入仕途径, 因此不包括科举制度。
三、名词解释题(共 5 题,共 15 分)
31、【考点】横向的行政决策与联络-夏商周
答案:朝会是诸侯间直接拜访,细分为“朝”和“会”两种形式。朝指诸侯国君彼此到对方 宫廷去拜会,会则是诸侯彼此在国都之外的郊野拜会。无论是朝还是会,各方君主均可达成 某些协议,即决策。
32、【考点】行政公署-抗日民主政权-前言
答案:各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除外)为便于推行政务,加强对下级政府的领导,按照实际 需要,划分若干行政区,设置行政公署,代行边区政府的职权。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 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二是本地区最高行政机关。
33、【考点】周的地方行政体制
答案:分封制是一种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经济制度。
34、【考点】“百日维新”期间的行政改革-晚清政府
答案: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从 6 月 11 日到 9
月 21 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共 103 天,史称“百日维新”。
35、【考点】基层行政组织-魏晋南北朝
答案:北魏初年,面对各地豪强聚众结坞自保,北魏只得承认既成事实,任命坞主为宗主督护,让他们行使基层政权职能的一种制度。
四、简答题(共 5 题,共 30 分)
36、【考点】造成行政执行混乱的原因-北洋军阀政府答案:(1)体制混乱,权限不清。
(2) 政出多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3) 内阁派系复杂,互相牵制。
(4) 内阁更迭频繁,政局动荡。
37、【考点】行政执行中的种种阻力-南京临时政府
答案:(1)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破坏。(2)临时政府内部成分复杂,意见极不统一。
(3)“次长内阁”难以有效运作。(4)临时政府没有控制地方政权,难以将决策贯彻下去。
38、【主考点】决策的权力中心——国防最高委员会-抗战期间国民政府
【副考点 1】决策的技术系统——中央设计局-抗战期间国民政府
【副考点 2】决策的参谋系统——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答案:(1)决策的权力中心—国防最高委员会。
(2) 决策的技术系统—中央设计局。
(3) 决策的参谋系统—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
39、【考点】特殊行政区的行政体制-魏晋南北朝
答案:(1)照顾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为他们做官增加了位置,也使其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成为合法。
(2) 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
(3) 侨州郡县与原州郡县并置一处,造成地方行政管理上的混乱。
40、【考点】干部的考核和奖惩-人民民主政权
答案:(1)把对敌斗争的表现作为干部考核和奖惩的主要条件。
(2) 重视司法干部的考核和奖惩。
(3) 严厉惩治干部的贪污行为。
五、论述题(共 2 题,共 20 分)
41、【考点】官员的选拔-清
答案:(1)科举。科举仍是清政府选拔、补充官员的重要渠道,也是汉族士大夫走上仕途的最主要途径。
(2) 学校。清朝学校的目的一是备科举,二是为举贡。
(3) 荐举和捐纳。捐纳补官始于康熙年间,以后屡废屡兴,成为一大弊政。荐举也十分盛行,但如举荐不实或被举荐人犯罪,举荐人应受连坐处分。
(4) 世职和荫叙。世职和荫叙也是清朝重要的入仕途径,这是封建特权的反映。 (5)吏道。吏员入仕也是一条获得任官资格的途径。
42、【考点】行政执行的改进措施-抗战期间国民政府
答案:(1)在国防最高委员会中设立执行委员。国防最高委员会作出决议后,即交执行委员负责执行,这保证了决策执行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推行行政三联制。按照行政运行的顺序,将一切工作过程分为计划、执行、考核三个阶段。国防最高委员会增设中央设计局和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形成中央设计局管设计,党政军原有机关管执行,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管考核的运行系统。
(3) 实行分层负责制。将各机关人员分成若干层级,明确规定各层级的职责权限,使各级人员都明确责任,做到职责专一,功过分明,便于考核。这一制度多次提倡,但收效甚微。
(4) 推行幕僚长制。国民政府将机关工作分为政务工作和事务工作,主管长官着重负责政务工作,而负责事务工作的长官就是幕僚长。由于幕僚长负责制与行政长官个人集权制是矛 盾的,这就决定了幕僚长制时行时止的命运。
(5) 改进公文处理的办法。国民政府适应战时需要对公文处理办法进行了改进。强调文书处理贵在快捷,要求各机关切实做到层层节制,级级负责。但是由于官僚机构臃肿,吏治腐 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