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选读
位置:江苏自考网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内经选读

2021年自考《内经选读》模拟试题19

时间:2022-03-15来源:江苏自考网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灵枢•本神》篇中“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大凡使用针刺的治法,必须以病人的神气状况做为根本,即一定要本源于病人的神气。因为神是脏腑精气的外在表现,故病人神气盛衰、有神无神直接表达脏腑精气盈亏及功能状态。治疗方法的施用及取效与否,除了治疗措施正确外,更主要的取决于病人的神气盛衰。如果病人气血精神竭绝,神机衰败,则高超的治疗技术也将无能为力,故病人神之盛衰,决定治疗效果及预后。此句强调了神在诊治疾病中的重要性。

  2、如何理解《灵枢•本神》篇中“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德,法也。指规律。气,指成形的物质。流,流动。薄,相交。天地自然具有孕育生命的法则与物质。天德下流,地气上交,阴阳相错,升降相因,才能有生命的产生。这是古人的自然观与生命观。

  3、你对《灵枢•营卫生会》篇中“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是怎样理解的?

  营卫二气是水谷精微之气所化;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水谷精微之气奉心神化赤而成。营卫二气与血是同源而异名,均来源于水谷精微。张志聪注云:“营卫者,水谷之精气也。血者,中焦之精汁奉心神而化赤,神气之所化也。血与营卫皆生于精,故异名同类焉。”也就是说,血与营卫二气皆生于水谷之精,但因各自作用、性质不同,所以名称也不同,故曰:“血之与气,异名同类。”

  4、如何理解《灵枢•营卫生会》篇中“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两,指夺血、夺汗。有两死,谓既夺血,又夺汗,是死证。无两生,谓夺血而不夺汗,或夺汗而不夺血,两者不同见,尚有可生之机。

  5、《灵枢•营卫生会》篇中“五十而复大会”指的是什么?

  五十,指营卫二气在一昼夜中各在人身运行的周次。大会,指营气与卫气的会合,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二者虽别行两道,但在一昼夜各行五十周次之后,便要会合一次,于夜半子时会于手太阴肺。“五十而复大会”说明了人之营气与卫气的运行与昼夜阴阳变化息息相关,是人体适应昼夜变化而形成的一种人体生理日节律。

  6、如何理解《灵枢•营卫生会》篇中“血之与气,异名同类”?

  《灵枢•营卫生会》篇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张志聪注云:“营卫者,水谷之精气。血者,中焦之精汁奉心神而化赤,神气之所化也。血与营卫皆生于精,故异名同类焉。”也就是说,血与营卫二气皆生于水谷之精,但因各自作用、性质不同,所以名称也不同,故云:“血之与气,异名同类。”

  7、据《灵枢·营卫生会》篇,谈谈营卫二气的生成。

  经文指出:“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说明营卫之气均化生于水谷精微,而水谷精微由中焦脾胃所化生。

  8、结合《灵枢·营卫生会》,谈谈老年人“昼不精、夜不瞑”的道理?

  原文曰:“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即老年人营卫之气不足,运行不畅,尤其是卫气不能按时出表入里,营气不足,故白天精力不充沛,夜里睡眠不安。

  9、结合《灵枢·营卫生会》,试述少壮之人“昼精夜瞑”的道理?

  原文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即少壮之人气血盛,气道通,营卫运行正常,尤其是卫气能昼行于阳,夜入于阴,五脏之气调和,故白天精神饱满,夜里睡眠得安。

  10、据《灵枢·营卫生会》,简述营卫二气的循行规律及会合。

  营卫二气的运行规律:营气沿十二经脉之序,一昼夜运行五十周次。卫气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营卫二气周而复始有规律运行,如环无端。两者虽各行其道,但于夜半子时会合于手太阴肺。

  11、如何理解《灵枢·营卫生会》篇中的“太阴主内,太阳主外”?

  太阴,指手太阴肺经。内,指营气。营行脉中,始于手太阴而复合于手太阴,故曰太阴主内。太阳,指足太阳膀胱经。外,指卫气。卫行脉外,始于足太阳而复合于足太阳,故曰太阳主外。

  12、简述《灵枢·营卫生会》篇中的“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的含义。

  上焦如雾,形容上焦心肺宣发布散精微之气的功能,如同雾露弥漫灌溉周身。中焦如沤,形容中焦脾胃腐熟水谷,吸收精微的功能,如沤渍饮食物,使之变化。下焦如渎,形容下焦肾和膀胱排泄水液的功能,如同沟渠。

  13、如何理解《灵枢·营卫生会》篇中的“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

  “营出中焦”的立论有二:一从营气的化源来看,营气源于中焦化生的水谷精微。一从营气的运行始于手太阴肺经,而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

  “卫出下焦”的立论也有二:一是卫气根于肾中阳气,一是卫气的运行,白昼始于足太阳膀胱经而行于阳分,夜晚始于足少阴肾经而行于阴分,其经气自下焦肾和膀胱出。另外,还有人提出“卫出上焦”的观点。《灵枢集注》云:“下当作上。”指出“卫者,阳明水谷之悍气,从上焦而出,卫于表阳,故曰卫出上焦”,并引《灵枢·决气》等篇内容作证。从有关文献分析,实际上卫气乃生发于下焦肾气,化源于中焦脾胃,宣发于上焦心肺。这些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不可胶执拘泥。据此,不必将原文“卫出下焦”迳自改动,否则改不胜改。

  14、据《灵枢·决气》篇,简述“精脱者,耳聋”的机理及证治。

  精脱:肾藏精,开窍于耳,肾精耗脱,耳失精养,出现耳鸣、耳聋之症。治宜补肾填精法,方可用耳聋左慈丸等,临床可酌加丹参、当归、石菖蒲、远志等和血开窍之品,以提高疗效。

  15、据《灵枢·决气》篇,简述六气之间的相互关系。

  六气在生理上关系密切,六气皆源于先天,赖后天水谷精微不断充养。由于其性质、分布部位及作用不同,故分为精、气、津、液、血、脉六者。病理上相互影响。如临床上大汗伤津者,亦有营血亏虚的表现;大失血者,亦可出现津液耗伤的症状。因此,在治疗时,要根据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分清主次,兼顾治疗,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16、如何理解“五谷与胃为大海”?

  “五谷与胃为大海”,是指五谷与胃是六气化生的源泉。“五谷与胃为大海”的观点,体现了整体观思想及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精神。强调了胃与饮食水谷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为临床治疗六气亏损的病证从补益脾胃、资其化源角度着手提供了理论依据。

  17、结合《灵枢·决气》篇,简述血液的生成。

  《灵枢·决气》篇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中焦受纳水谷之气、吸收水谷精微。其精微中柔和清纯的精华部分,在心等脏的共同作用下,变成赤色的液体,入于脉中营养周身。

  18、据《灵枢·决气》篇,简述精的生成及作用。

  《灵枢·决气》篇云:“两精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精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物质,源于先天父母生殖之精,能发育成新的生命体,源于先天、赖后天不断培育。

  19、据《灵枢·本藏》篇,简述经脉的作用。

  《灵枢·本藏》篇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指出经脉是血气运行之道,通过经脉将血气敷布到全身,从而达到濡润筋骨,滑利关节的作用。

  20、据《灵枢·本藏》篇,简述卫气的作用。

  《灵枢·本藏》篇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者也。”指出卫气行于阳,具有温煦肌肉,充养皮肤,滋润腠理,主司开合的作用,所以卫气功能正常可以抵御外邪的侵入。

  21、据《灵枢·本藏》篇,简述志意的作用。

  《灵枢·本藏》篇云:“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认为志意在此概括了神气的作用。神气不仅可调节、控制精神魂魄的活动,还能调节机体对外界寒热变化的适应能力。

  22、据《灵枢·邪客》篇,简述宗气的生成及作用。

  《灵枢·邪客》篇云:“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说明宗气积于胸中,走息道,贯心肺,有司呼吸、助心肺行气血的作用。营气运行于脉中,是血液的组成部分,流注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有营养全身的作用。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