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
位置:江苏自考网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中药鉴定学

自考《中药鉴定学》复习题及答案(3)

时间:2022-03-18来源:江苏自考网

五、问答题

1.麝香的来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及质量要求?

基源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thus sifanicus Prz、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性状鉴别毛壳麝香:呈球形、椭圆形或扁圆形。开口面略平,密生灰白色或灰棕色细毛,呈旋涡排列,中央有一小孔(囊口),去毛后显棕褐色的革质皮。另一面(包藏于动物腹内的半面)为棕褐色或略带紫色的皮膜,无毛,微皱缩,手捏有弹性,削开,可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内层皮膜呈棕色,习称“银皮”或“黑衣子”.再内包状粉末状或颗粒状的麝香仁,质较柔软,有特异的香气。

麝香仁野生麝香仁,质柔、油润、疏松(即“子眼清楚”);其中呈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外表多显紫黑色,微有麻纹,油润光亮,断面棕黄色;粉末状者习称“元寸香”,多呈棕色或棕褐色带紫,并有少量脱落的内膜皮组织(亦称“银皮”)及细毛。饲养麝香呈颗粒状短条形或不规则的团块,表面不平,黑色或深棕色,显油性,微有光泽,夹有细短毛及银毛。有强烈而特殊的香气,味微辣,微苦带咸。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棕褐色或黄棕色。为无数不定型颗粒状物集成的半透明或透明团块,淡黄色或淡棕色;团块中包理或散在有方形、柱状、八面体或不规则的晶体;并可见圆形油滴,偶见毛及内皮层组织。

检查本品不得检出动、植物组织、矿物和其他掺伪物。不得有霉变。

干燥失重取本品1g,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减压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35.0%。

总灰分取本品0.2g测定总灰分,按干燥品计算,不得过6.5%。

含量要求本品以麝香酮作对照品,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按干燥品计算,含麝香酮(C16H30O)不得少于2.0%。

2.鹿茸的来源、性状特征?

基源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鹿科Cervidae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2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性状鉴别花二杠圆柱形有分枝。主干(大挺)圆柱形,直立粗壮,顶端呈弯头状,从基部侧出分枝(称门桩),亦圆柱形但稍细,全角呈人字形分开,皮黄棕色至红棕色,密生淡灰色至黄棕色细毛茸,皮茸紧贴。'虎口'(大挺与门庄交界处)有灰黑色筋脉一条。锯口卵圆形,淡褐色至黄白色,有细窝眼,外围无骨质,中部是海绵状细孔。体轻,气味同上。

花三岔大挺略呈弓状弯曲。大挺上的同一侧长出二个侧枝,靠基部的侧枝较长,基部(或靠近基部的部分)表面常有突起的纵棱及微突起的小疙瘩,习称为'起筋'和'骨钉'或'豆骨'。皮红棕色,毛茸较稀而稍粗,锯口切面外圈的骨质较厚,其余同花二杠。

再生茸全体条细瘦。形与二杠相似,或只是单支,大挺下粗上细,顶端略尖而无弯头。皮灰棕色,毛茸较稀而粗,有的生有较长的针毛。锯口外围骨质厚,外壁有明显的纵棱线。质较重,其余与花二杠同。

砍茸即带头盖骨的二杠或三岔。

马鹿茸东马茸:单门大挺长。外皮灰黑色,茸毛青灰色或灰黄色,锯口面外皮较厚,灰黑色,中部密布细孔,质嫩。莲花大挺长可达33cm,下部有棱筋,锯口面蜂窝状小孔稍大。三岔皮色深,质较老。四岔毛粗而稀,大挺下部具棱筋及疙瘩,分枝顶端多无毛,习称“捻头”大挺长15?35厘米,直径约5厘米,皮红棕色至灰褐色,毛茸灰色或灰黄色,毛细而光亮,锯口米黄色,蜂窝眼比花茸粗,茸体基部表面具纵棱线。分岔愈多则锯口外围骨质愈厚,毛粗而疏,纵棱线愈粗,气微腥,味微咸。

西马茸多为血茸,大挺更长,可达1米,多不圆而带纵棱或抽缩扁斜,侧枝较长而弯曲,皮深灰色,毛茸粗长,灰色至灰黑色,粗糙,不光亮,锯口面多血污色。气微腥稍臭,味微咸,其他与东马茸相同。

新疆马茸与西马茸相似,但多不带血,毛密,毛色较灰白,身较瘦,经营上常将其归入西马茸内。是马茸中质量较差的一种。

3.牛黄的来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及质量要求?

基源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licus Gmelin的胆结石。

性状鉴别胆黄(蛋黄)为胆囊中所生。多呈卵形、不规则环形、方圆形或三角形。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深浅不一,细腻而稍有光泽,有时外表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而此种牛黄称之为“乌金黄。”亦有表面出龟裂纹或呈麻面而不光滑,形似果者,习称“果黄”。体轻,质松脆,易破碎,断面色泽与外表一致,亦显光泽,有排烈整齐、层层相垒的同心环状层纹,每薄层可以剥离。气清香,味先苦后微甜。入口有芳香清凉感,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唾液染成黄色。将少许牛黄加清水调和后,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

管黄为胆管或肝管中所生。呈管状,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或为破碎小片。外表红棕色或棕褐色,不光滑,有龟裂纹及小突点。断面有较小的圈状层纹,有的中空,色较深。质松脆,手捏易碎。有胆汁掺入者色黑,质坚实。

显微鉴别取本品少许,用水合氯醛试液装片,不加热观察:不规则团块由多数黄棕色或棕红色小颗粒集成,遇水合氯醛液,色素迅速溶解,并显鲜明金黄色,久置后变绿色。

含量要求本品按照干燥品计算,含胆红素(C33H36N4O6)不得少于0.63%。

4.羚羊角的来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及质量要求?

基源:羚羊角是牛科的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innaeus的角。

性状鉴别:本品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表面有规则的纵向排列的细丝纹。嫩枝对光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光润如玉,无裂纹,老枝则有细纵裂纹。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环脊,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角的基部横截面圆形,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或1/3,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密嵌合,从横断面观,其结合部呈锯齿状。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洞,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显微鉴别本品横切面:可见组织构造多少呈波浪状起伏。角顶部组织波浪起伏最为明显,在峰部往往有束存在,束多呈三角形;角中部稍呈波浪状,束多呈双凸透镜形;角基部波浪形不明显,束呈椭圆形至类圆形。

粉末特征淡灰白色。为不规则碎块,近白色、淡黄白色或淡灰色,微透明,均匀分布有多数长圆形、新月形、长条形空隙,偶见空隙周围显细密放射状纹理;有的碎块隐约可见长梭形纹理。

含量测定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相下热浸法(附录ⅩA)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0.0%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