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分析
位置:江苏自考网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中药制剂分析

2021年自考《中药制剂分析》模拟试题24

时间:2022-03-18来源:江苏自考网

1.酸碱滴定法适用于测定中药制剂中( E )的含量

A、KC≥10-8的酸碱组分

B、KC<10-8的弱有机酸、生物碱

C、水中溶解度较大的酸碱组分

D、某一有机酸、生物碱单体

E、总生物碱、总有机酸组分

2.薄层扫描法可用于中药制剂的( D)

A、定性鉴别 B、杂质检查 C、含量测定

D、定性鉴别、杂质检查及含量测定

E、定性鉴别和杂质检查

3.薄层吸收扫描法定量时斑点中物质的浓度与吸收度的关系遵循( B )

A、朗伯-比耳定律 B、Kubelda- Munk理论及曲线

C、F=KC D、线性关系

E、塔板理论

4.薄层扫描定量中,内标法的主要优点在于( B )

A、消除展开剂挥发的影响 B、消除点样量不准的影响

C、消除薄层板厚薄不均匀的影响 D、其线性关系比外标法好

E、以上都不对

5.薄层扫描最常用的定量方法是( B )

A、内标法 B、外标法

C、追加法 D、回归曲线定量法

E、曲线校直法

6.薄层扫描定量时均采用随行标准法,即标准溶液与供试品溶液交叉点在同一块薄层板上,这是为了(C )

A、防止边缘效应 B、消除点样量不准的影响

C、克服薄层板间差异 D、消除展开剂挥发的影响

E、调整点样量

7.薄层扫描定量中,已知标准曲线通过原点O,在与样品同一块薄层板上,点3个标准品点(点样量完全一样),根据标准品峰面积平均值与点样量确定标准曲线中的a点,连接ao即得分折样品时的标准曲线,这叫( C )

A、外标三点法 B、外标二点法

C、外标一点法 D、内标法

E、以上都不是

8.GC法或HPLC法用于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时,定量的依据一般是( A )

A、峰面积 B、保留时间

C、分离度 D、理论塔板数

E、拖尾因子

9.麝香中麝香酮的定量方法最常用的是( D )

A、紫外分光光度法 B、薄层扫描法

C、高效液相色谱法 D、气相色谱法

E、荧光分析法

10.应用GC法进行中药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最常用的定量方法是( B )

A、外标法 B、内标法

C、归一化法 D、校正因子法

E、内加法
 

11.中药制剂分析中GC法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器是( B )

A、TCD B、FID

C、NPD D、ECD

E、UVD

12.反相HPLC法主要适用于( A )

A、脂溶性成分 B、水溶性成分

C、酸性成分 D、任何化合物

E、碱性组分

13.中药制剂分析中,采用HPLC法进行指标成分定量测定时最常用的色谱柱是( A )

A、C18反相柱(ODS) B、C8反相柱

C、氨基柱 D、氰基柱

E、硅胶吸附柱

14.以C18柱为固定相,甲醇-水为流动相,采用RP-HPLC法测定某中药制剂中丹参酮IIA含量时,若组分丹参酮IIA峰前有一小峰,使其分离度、拖尾因子达不到要求,可通过下列哪一方法加以解决( C )

A、改变测定波长 B、降低流动相流速

C、降低流动相中甲醇的比例 D、增加流动相中甲醇比例

E、流动相中添加少量醋酸

15对于黄芪甲苷,人参皂苷等呈紫外末端吸收的组分,当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时,应采用( C )

A、紫外检测器(UVD) B、荧光检测器(FD)

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 D、电化学检测器(ECD)

E、示差折光检测器(RID)

16.对于黄芪甲苷、人参皂苷等紫外末端吸收的组分,应用RP-HPLC法测定其含量时,合适的流动相系统为( B )

A、甲醇-水 B、乙腈-水

C、四氢呋喃-水 D、正已烷-异丙醚

E、缓冲溶液

17.常用于黄酮类化合物定量显色反应的试剂是( A )

A. 盐酸-镁粉 B. 盐酸 C. 甲酸钠

D. 醋酸钠 E. 三氯化铝或硝酸铝

18.含菲醌成分的中药是( C )

A. 大黄 B. 虎杖 C. 丹参

D. 紫草 E. 茜草

19.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在比色法含量测定时常用的对照品是(E )

A. 大黄素 B. 大黄酚 C. 大黄酸

D. 紫草素 E. 1,8-二羟基蒽醌

20.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含量测定时常用的显色剂是( B )

A. 盐酸 B. 氢氧化钠-氢氧化铵 C. 氯化铵

D. 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 E. 醋酸镁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