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自考《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简析题2
时间:2022-02-16来源:江苏自考网
一、原文:我在五十年前引用了《王制》第四诛,……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1、指出这两段文字的论点。
答: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2、两段文字使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答:例证法。
3、说明这两段文字的写作特点。
答:从自身的经验谈起,坦诚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以身说法,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灵距离,极具亲和力。
4、作者为什么要说“‘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答:因为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二、原文:此事之是非,……然亦决不敢以吾辈所主张为必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1、这段引文出自胡适写给谁的信?
答:胡适写给陈独秀的一封信。
2、文中“革命” 一词指的是什么。
答:陈独秀、胡适等人在《新青年》杂志上提倡白话文学的运动。
3、指出文中作为分论点出现的语句。
答:甚愿国中人士能平心静气与吾辈同力研究此问题; 然亦决不敢以吾辈所主张为必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三、原文: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
1、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文学的文字(特别是诗歌)更注重文字的联想意义。
2、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例证法。
3、解释其中的两个成语。
答:不即不离:不贴近也不远离。若隐若现:好像隐含着,又好像呈现出。
四、原文: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1、为什么说'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
答:“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不知道这个关联,小团和月无法联系。
2、概括这段话的主旨。
答:文学的文字有时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
3、指出这段文字中的成语。
答:不即不离,若隐若现。
五、原文:如果你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因而他的看法竟然动摇了你的相反的见解。
1、针对“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这一问题,这段文字包含了怎样的答案?
答:要有科学的认知态度。对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可用经验加以检验;不能用经验加以检验的,就要有充分的证据。
2、文中一再出现以“如果”开头的句式,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写作态度?
答:谨慎的作风与谦和的态度。
3、指出文中反复采用第二人称所产生的效果。
答:本文逻辑层次清晰,行文要言不烦,论述周密严谨。作者将一个关涉哲学认识论的大论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读者侃侃而谈,尤其是从头到尾使用了一般文章中较少采用的第二人称“你”,又引入“我”的生活经验作为论述的依托,使文章形成了“你”“我”之间面对面谈话的表达风格,产生了亲切、贴切的效果。
六、原文: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1、文中项羽的“自为诗”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心境?
答:表现了项羽英雄多情而无可奈何的心境。
2、写出文中描写项羽行为举止的语句。
答:项王则夜起,饮帐中;项王乃悲歌慷慨;项王泣数行下。
3、“虞兮悲歌”作为霸王别姬的典型情节,体现了《史记》人物传记的何种突出特点?
答:善于在历史事实的关键环节进行合乎情理的艺术加工。
七、原文: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1、韩愈写这段文字的意图是什么?
答:韩愈写这段文字的意图是针对污蔑许远的错误论调进行驳斥,在驳斥中补叙许远事迹,并高度赞扬张巡、许远共同“守一城,旱天下”的历史功绩。
2、这段文字表现了许远怎样的人物特征?
答:表现了许远宽厚谦和,为国让贤的人物特征。
3、说明这段文字驳论方式的着眼点。
答:这段文字驳论方式的着眼点是驳论补记。
八、原文:问者日:“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嘻日:“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1、本段文字所采用的说理方法是什么?并加以说明。
答:类比,它用种树类比治民。
2、《种树郭橐驼传》中曾写到“他植者”,请指出本段文字中与之相对的人及事。
答:长人者好烦其令。
3、文中“问者”所得之“养人术”的内容是什么?
答: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九、原文: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答:作者谪居黄州。
2、这段文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适意自然,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3、指出这段文字的用韵特点。
答: 时疏时密,极尽变化之能事。
4、说明这段文字的思想情感内涵。
答:借助自然景物抒发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阐明事物具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的哲理。
5、就赋体的“主客对话”而言,这段话出自“主”之口还是“客”之口?表明了他人生观的哪一个方面?
答:出自“主”之口,表现了积极乐观的一面。
6、“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中的两个“之”各指什么?
答:耳得之:清风;目遇之:明月。
十、原文: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这段文字表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人生态度。
2、指出文中含有比喻意味的对偶句,并说明其比喻意义。
答: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比喻意义:喻指个体的渺小,生命的短暂。
3、写出此段中语义构成对比关系的对偶句。
答: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