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文化管理学》章节复习:农村文化事业管理
时间:2022-05-19来源:江苏自考网
1、农村文化的含义: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村为主体的文化。农村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一种以农民为主的农村居民的文化。它是指农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形成的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共同的理想、感情、信念、价值观、道德、风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精神文化。 2、文化:由各元素组成的复杂的体系。 3、构成农村文化的要素:① 价值理念(核心部分),② 规范体系(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③ 语言和符号(人类文化形成的重要条件)。 4、我国传统农村文化的特点(即乡土文化):①以农业为基础的村庄经济决定了传统农村文化的基本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②以家族关系为基础的组织形式和群体特征;③以孝悌和勤俭为最基本的社会价值和社会道德;④以舆论和情感作为主要的农村社会控制手段。 5、农村文化的功能:是指这种文化对农民个体、群众以及整个农村社会等不同层面而起的作用; 6、农村文化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认识功能;②整合功能;③调整和导向功能;④教化功能。农村整合功能主要是:①价值整合;②规范整合;③结构整合。 7、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基础,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①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②是加快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迫切需要;③是提高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需要。 8、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①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农村文化事业的载体明显增多;②大众文化潮涌向农村,充实了过惯田园生活的淳朴农民的精神生活。③农村文化投入显著增加;④农村文化出现新的气象,农村的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求知成为他们共同的愿望;⑤农村文化涵盖面广,内容更丰富,正从小文化向大文化发展。⑥农村文化市场迅速发展。 9、新时期农村文化事业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①认识上的偏差制约着农村文化建设;②文化生产与消费脱节,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③文化阵地建设参差不齐,投入不足,利用率不高,发展不平衡;④封建残余思想给农村文化事业带来许多消极影响;⑤农村文化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新问题;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农村文化仍具有封闭性、凝固性、落后性、农耕性等特征;⑦农村教育存在诸多问题(⑴农村中小学流失严重,农民工人子女缀学现象严重;⑵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及生活待遇普遍较低,教师队伍流失严重;⑶农村教育存在着重应试,轻素质培养的严重偏差。) 10、农村文化事业管理滞后的原因:①指导思想上的“一手硬,一手软”导致农村文化建设乏力;②缺乏规划、监管,导致农村文化建设成就不大;③认识上存在偏差,导致不良文化在农村更易流行;④乡村集体经济薄弱,资金投入不够,“硬件”文化建设落后;⑤教育、宣传的内容方式简单呆板,农村文化建设效果不佳;⑥社会上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削弱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正面效应;⑦农村文化冲突; 11、我国农村文化事业管理面临的机遇:①在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新技术革命在全球蓬勃发展的时代潮流下,我国农村必将受其影响;②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广大干部和群众革新传统意识;③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资金基础的和内在需求;④农村集镇大量崛起,成为当地区域文化中心;⑤被称为“民工潮”的农民空前流动,使广大农民有了更多了解城市、参与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获悉现代文化气息和科学技术的机会;⑥全球化时代为农村提供了远景发展目标;⑦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比较切实的发展机遇。 12、我国农村文化战略目标是:①人的目标;②经济目标;③教育目标。 13、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具体举措即对策:①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村文化生活贫乏这种状况不改变,整个文化建设的水平就难以提高,整个经济建设也难以顺利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更难以实现;②大力发展农村教育。首先在农民中多途径、多方式的开展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实用科技知识和法律常识的培训,其次大力宣传典型,弘扬正气,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再次是依靠科技兴农,逐步提高农民素质,最后要理直气壮的向农民“灌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引导农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③坚持文化大众化方向,培植多元的农村小康文化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