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选读
位置:江苏自考网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内经选读

2021年自考《内经选读》模拟试题9

时间:2022-03-15来源:江苏自考网

  四、简答题

  1、简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阴静阳躁”的含义及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阴静阳躁”说明阴性柔而主安静,阳性刚而主躁动。阴阳是八纲辨证的内容之一,又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如望诊,病人沉默寡言则属阴,躁扰多动则属阳,是谓“阴静阳躁”。

  2、如何理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重寒则热,重热则寒”?体现了《内经》什么学术特征?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这句经文以寒热互变为例,说明了在一定条件下阴阳相互转化规律。“重”的含义有二:第一,重,重复、重叠。如冬日感寒为重寒,夏日感热为重热。第二,作“极”解。义同上文“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其义为:由于重复感寒(热),或寒(热)过极,物极必反,寒可转化为热,热可转化为寒。如“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即是“重寒则热”的体现。

  3、试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之机理?

  本句以阴阳为纲,论述了机体阴阳失调、升降失常的病理。飧泄,为完谷不化的泄泻。?胀指胸膈胀满。清气,属阳当升。清阳之气不能上升则衰于下,则成完谷不化的飧泄证。浊气,属阴当降,阴滞于上而不能降,则壅塞胸膈,表现为胸膈胀满。因脾主升清阳,胃主降浊阴,故后世常用此句概括脾胃的病理变化。脾气虚运化失常,清阳之气不升,肠中清浊不分而成泄泻;胃气不降而反上升,浊阴之气积于胃脘部,而使胃脘胀满。掌握此特点,就能判断疾病发生的所在,并指导临床。

  4、试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中“清阳”、“浊阴”的含义?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上窍,指耳、目、口、鼻等头面部七窍;下窍,即指前后二阴。清阳,指呼吸之气及发声、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等功能赖以发挥作用的精微物质。浊阴,为二便污秽之物。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指卫气。浊阴,指精血津液。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清阳指饮食物化生的精微物质。浊阴,指饮食物化生的糟粕。

  5、如何理解味、形、气、精、化的关系?

  药物饮食进入人体之后,其气与味分别转化为人体的形、精、气、化,药物饮食之气、味与形、精、气、化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可以归纳为下图:

  气(阳) 气归精(精食气) 精 精归化(化生精) 化(气化、化生)

  药物饮食 气(太过)伤精 精化为气

  味(阴) 味归形(形食味) 形 (气生形) 气(真气、元气)

  味(太过)伤形 形归气

  气伤于味(太过)

  药食气味生化示意图

  6、如何理解“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本句原意为属阴的季节,感受阴邪,邪气内伏,就可能发为阳性病证。反之,属阳的季节,感受阳邪,邪气内伏,就可能发生阴性病证。体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说明了阴阳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例如指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即在属阴的季节又感受寒邪,寒为阴邪,若当时不病,则寒邪内伏,至春季阳生之时逢阳化热,若复感风邪,则风邪引动伏邪,则两阳相合而发为温病。

  7、如何理解“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本句原文是承上文“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而来。故“冬”,阴时也;“寒”,阴邪也。“冬伤于寒”,是谓重阴;温病,阳证也,是即“重阴必阳”。

  冬伤于寒,若当时发病,则表现为寒邪侵袭的伤寒病;若当时邪不即发,寒邪内伏,郁久化热,至春季阳气发生之时,感受春令风邪,风为阳邪,外感引动伏邪,两阳相合,发为温病。此句原文为后世“伏邪温病”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将温病分为新感、伏气两大类,并发展成为后世的“伏气温病”学说。

  8、如何理解“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春伤于风,风属木,木气通于肝胆,若当时发病即是外感,若当时不病,邪气留连,伏藏于体内,至长夏脾土当令之时,木郁乘土,则发为飧泄。此为临床常见病证,症状表现是:腹痛,飧泄,泻后痛减,证属木郁乘土,治以疏肝健脾。

  9、如何理解“夏伤于暑,秋为痎疟”?

  痎疟,疟疾的总称。夏季伤于暑邪,立即发病的,则表现为暑证。若不立即发病,暑邪留连于体内,郁而化热,至秋季又外感秋凉之气,引动体内郁热,寒热交争,则发为痎疟。

  10、如何理解“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秋,指夏末秋初的长夏季节。长夏湿气较盛,若此时伤于湿邪,当时立即发病,则病湿气淫脾的濡泻等证。若当时不病,湿邪蓄积于体内,秋凉之气亦内伏,郁而化热,至冬季又外感寒邪,外寒引动内热,上乘于肺,发为咳嗽。

  11、如何理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原文指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气居于内,为阳气的主持;阳气居于外,为阴气的役使。守,镇守于内。使,役使于外。言阴阳内外相合互用,不可相离也。阐明了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偶的阴阳双方依存互根、相互为用、消长转化的关系。在人体来说,阴精是阳气的物质基础,阳气是阴精的功能表现,二者是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这种观点对分析病机和指导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2、如何理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七损八益”之理?

  七损八益,是古指代房中养生术中七种有害于人体精气的做法和八种有益于人体精气的做法。运用房中养生术中八种有利于人体精气的做法,可以使人体精气充实,耳目聪明,身体轻巧强健;反之用房中养生术中七种有害于人体精气的做法,则使阴阳二气不能调摄,耗损精气,过早衰老。因此,调摄阴阳二气必须懂得七损八益的道理,遵七损八益之理进行养生,是健康长寿的关键。

  13、为什么针刺治疗要“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在临床上如何运用?

  引,引经络之气,调节虚实。阴,泛指内脏、五脏、阴经、胸腹部、下部等;阳,指体表、六腑、阳经、背部、上部等。应用“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治疗原则,是因为人身的阴阳气血是内外上下交相贯通的,人体的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这一针刺原则,在临床上可应用于多种情况。比如,从阳引阴,可取背部的背俞穴,治疗五脏的病变;也可取阳经的穴位,治疗阴经的病变;也可取上部的穴位,治疗下部的疾病。

  14、试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即善于诊治疾病的医生,在诊治疾病时,一定要四诊合参,先辨疾病的阴阳属性。因为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是相对平衡的,疾病的发生,就是人体阴阳失去了平衡,即阴阳偏胜或偏衰,所以在诊治疾病时,无论是察色、按脉,还是问诊、闻诊,必须先辨别其病的阴阳属性。只有辨证准确,才能正确指导临床治疗。

  15、如何理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此处阴胜是指服用酸苦涌泄之品太过而言,阴盛则伤阳,故导致阳病;阳胜是指服用辛甘发散之品太过而言,阳盛则耗阴,故导致阴病。指出药食气味阴阳太过,可以引起人体阴阳偏盛偏衰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后世医家对此句有所发挥,认为阴气偏胜,则见阳气亏虚之证;反之,阳气偏胜,则见阴精耗伤之证,并以此作为分析人体阴阳寒热盛衰的病机原则。

  16、如何理解“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正,主之意,与下一“主”字互词。本句说明万物生长成形,依赖阴阳二气相互的作用,阳气主发生,阴气主成形。本句其意与“阳化气,阴成形”同。

  17、根据《素问•阴阳离合论》试述阴阳的可分性?

  《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又曰:“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这说明阴阳的可分性,指出了自然界虽有千变万化,但其要仍在于一阴一阳,也就是说无论客观事物多么复杂,都不出阴阳的对立统一、消长转化规律。运用这一原则来解释人体组织结构的生理病理,亦有重要的意义。

  18、如何理解《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

  本句提出“动而不已,则变作矣”的观点。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和固有属性,世界上一切物质,包括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恒的无休止的运动之中,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格致余论》)。中医学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的医学问题,这是中医学的基本学术思想。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