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自考《内经选读》模拟试题10
时间:2022-03-15来源:江苏自考网
五、论述题
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治病必求于本”,试论其道理及意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明确提出了“治病必求于本”这一临床诊治原则。本,指阴阳而言,“治病必求于本”意为诊治疾病必须要推求阴阳的盛衰。其道理是:
(1) 从生理上看,人有脏腑经络气血,又分表里上下内外,这些皆统属于阴阳范畴而有阴阳之分。
(2) 从病因上看,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也有阴阳之别,即使是六淫,由于四时之不同,也有阴阳之异。
(3) 在诊断上,中医的四诊八纲首先辨别阴阳。
(4) 从病机上看,人体疾病的形成不外乎阴阳的偏盛偏衰。
(5) 从治疗上看,药物的升降气味、用针的补泻、左右等,皆不出阴阳之理。
由此可见,阴阳可以概括疾病的两种性质,疾病发生的实质就是人体内阴阳失去了相对平衡的结果,因此在治疗上也必须从阴阳入手,针对阴阳的盛衰不同而进行治疗。
“治病必求于本”说明了疾病发生的本质,指出了调治阴阳是治病的根本大法,此句是中医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2、结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论述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和作用?
原文曰:“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这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般规律,为后世药物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厚——阴中之阴(纯阴) ——泄-大黄、芒硝
味 (阴) 出下窍
薄——阴中之阳 ——通-泽泻、茯苓
厚——阳中之阳(纯阳)——发热-附子、干姜
气 (阳) 出上窍
薄——阳中之阴 ——发泄-麻黄、桂枝
3、结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试述壮火、少火对人体的影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其中“壮火”、“少火”本指药食气味的阴阳性能而言,药食气味纯阳者为壮火,药食气味温和者为少火,意为:药食气味纯厚而作用纯阳,服之则耗散人体的正气,药物饮食气味温和而作用平和,食之则能使人体正气壮盛。即具有纯阳作用的壮火之品能够损伤人体的正气,具有平和作用的少火之品能够补益人体的正气。后世医家对“壮火”、“少火”有进一步发挥,将“火”解释为阳气,壮火是过亢的阳气,即病理之火;少火是平和的阳气,即生理之火。这种壮火、少火的理论,不仅成为中医病机学说的重要内容,而且也为后世主火的学术流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4、结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试论风、热、燥、寒、湿五胜为病的特点?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指出:“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本段是古代医家通过长期医疗实践和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并把它们互相联系得出结论,这就是六淫致病的基本特点。它丰富了中医病机学的内容,突出了病因辨证的要点。指出邪气性质不同,致病症状亦有明显差异。对后世研究病邪特点、分析疾病机理,指导中医临床治疗用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丰富了“六气为病”的理论。若六淫邪气侵袭人体,感而即发,其临床表现常见风气太过,则肢体振掉动摇;燥邪太过,则津液干涸,孔窍皮毛干燥,尿少便干;湿邪太过,则脾失健运而泄泻稀溏;火热太过,则腐肉成脓,发为痈肿;寒邪太过,则损伤阳气,气化失司,聚水而成浮肿。
5、为什么阳胜的病人“能冬不能夏”?阴胜的病人“能夏不能冬”?反映了什么学术观点?
阳胜的病人,在夏季会因暑热而更加损伤阴液,使病情加重;若在冬季,则可借助冬季之寒凉,来驱散体内之热邪,使病情稍有好转,故阳胜的病人“能冬不能夏”。
阴胜的病人在夏季可借助夏季之暑热助体阳,以驱散寒邪,使病情稍好转;若在冬季,则冬季之寒凉会更伤体阳,使病情加重,故阴胜的病人“能夏不能冬”。
这是因为自然界阴阳之气一年四时有盛衰消长的运动,人体内阴阳之消长运动必须与自然界阴阳之气的消长运动保持协调统一,因此,阴胜、阳胜的病人,因体内阴阳失衡,不能与四时阴阳消长变化相适应,故往往因四季变更而病情加重或死亡。《内经》这一理论反映了“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观点。
6、结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阐述阴阳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内容?
阴阳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阴与阳是事物对立双方的概括,其对立统一运动,是事物运动、发生、发展、变化与消亡的根源。
基本内容:
(1)对立:如“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等。
(2)互藏:如“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等
(3)互根:如“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等。
(4)互制:如“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
(5)交感:如“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6)转化:如“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等。
7、结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试述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1)认识生理:“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三对“清阳”、“浊阴”含义各异,但均指生理活动。
(2)解释精气的生化过程:药食气味分阴阳,滋养形体,充实精气,而气化作用又促使药食转化为精气。如饮食不节气味太过,也可损伤阴精阳气。
(3)说明病因致病特点和规律:六气致病特点:“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不同病邪所伤不同:“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4)分析病机:阴阳升降失常:“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阴阳偏胜“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转化:“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5)指导辨证:阳证:“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阴证:“阴盛则寒,汗出,身常清”等。阴证、阳证是病机的反映,同一症状,可见于不同病机,如“腹满”,既可由阳盛伤阴,邪实中焦所致,也可由阴盛阳衰,中焦不运所引起。
(6)归纳药性功用:气味分阴阳:“阳为气,阴为味”。“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少火、壮火:药食气味纯阳者为壮火,温和者为少火。后世将少火引申为人体的正常阳气,生理之火;壮火引申为过亢的阳气,病理之火。
(7)指导诊法:以阴阳为辨证总纲,如“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8)指导针刺治疗:如“善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等。
(9)指导养生:“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10)以五行沟通天人关系:人体脏腑与自然界的五方、五时、五气、五体、五志、五色、五音、五声、五味的关系,通过五行归类和生克制化,建立了以五脏为主体、外应五时五气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大体勾画出《内经》理论体系中“四时五藏阴阳”的系统结构,反映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整体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