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伤寒论》章节习题及答案:一(12)
时间:2022-03-16来源:江苏自考网
51.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5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目闰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53.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
54.甘草干姜汤证病机是中阳不足。
55.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56.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57.,,名曰结。
58.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
59.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辨证要点是:心悸,烦躁,舌淡,苔白。
60.炙甘草汤证的辨证要点是:心动悸,脉结代。
61.“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62.黄连汤证的治法是清上温下,和胃降逆。
63.黄连汤证的病机是上热下寒,升降失调。
64.“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65.“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之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
66.“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67.“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68.“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69.“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70.“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71.“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
72.“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73.“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
74.结胸证因其性质不同分为热实结胸与寒实结胸两大类型。
75.结胸证的主要病因病机是无形之寒热与有形的痰水相结。
76.脏结证的主要病机是脏气虚衰,阴寒凝结。
77.大陷胸丸证的病机特点是水热互结,病位偏上。
78.大陷胸丸证的治法是泻热逐水,破结缓下。
79.寒实结胸证的病机是寒痰水饮结聚胸脘,热实结胸证的病机是热痰水饮结聚胸脘。
80.寒实结胸证的治法是温寒逐水,涤痰破结。
81.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82.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83.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84.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85.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8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8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榖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89.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90.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五苓散主之。
91.热痞兼阳虚的表现:心下痞,恶寒,汗出。
92.热痞兼阳虚的治则:泄热消痞,扶阳固表,主方:附子泻心汤。
93.三泻心汤证的证候同中有异,半夏泻心汤证以干噫食臭为证;生姜泻心汤证以下利为主;甘草泻心汤证以谷不化为主。
94.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的辨证要点是:心下痞,按之濡,关上脉浮。
95.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的病机:邪热聚结心下,治则:泄热消痞。
96.生姜泻心汤证的病机:脾胃虚弱,饮食停滞,水气不化,治则:和胃消痞,宣散水气。
97.生姜泻心汤证的辨证要点是: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
98.水痞证的主证:心下痞,口渴,心烦,小便不利。
99.赤石脂禹余粮汤的辨证要点是:心下痞硬,下利不止,滑脱不禁,小便不利。
100.旋复代赭石汤证的辨证要点是:心下痞硬,噫气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