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位置:江苏自考网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伤寒论

自考《伤寒论》章节习题及答案:六(6)

时间:2022-03-16来源:江苏自考网

  (三)判断说明题

  1.厥阴病是伤寒六经病证的最后阶段。因此,病至厥阴必然是一派阴极阳衰、阴阳离绝的危重证候。不正确。厥阴病是伤寒六经病证的最后阶段。厥者,极也,尽也。有“阴极阳衰”、“阴尽阳生”的含义。因此,病至厥阴既有阴极阳衰、阴阳离绝的危重证候,又有阴尽阳生、阴证转阳的机转。

  2.厥阴病提纲证的消渴应治以五苓散。不正确。厥阴病提纲证的消渴属厥阴木火燔灼津液,属于上热证,除消水作渴之外,当伴有舌红脉数,心中疼热等症状,治宜乌梅丸清上温下。

  3.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用治上热下寒相格拒之证。正确。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用治上热下寒相格拒之证,此因于误用吐下,引邪内陷,邪热入内被下寒格拒,脾胃升降失常而形成,其临床表现寒热格拒的特征较为明显,即食入口即吐、下利,治法为苦寒泄降、辛温通阳。

  4.当归四逆汤的组成是四逆汤加当归。不正确。当归四逆汤的组成是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大枣、甘草。

  5.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用水煎煮。不正确。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用水酒各半点溶液煎煮,更增温通经脉之力。

  6.厥热胜复中厥多热少则主病退。不正确。厥热胜复是厥阴病发展过程中正邪相争,阴阳消长,正邪进退的外在反映。可依据厥冷与发热时间的长短判断病势之进退,厥热相等则阴阳平和而主自愈,而厥多热少则主病进,热多厥少而主阳复病退。

  7.《伤寒论》中厥逆证有寒厥、热厥、痰厥、蛔厥、脏厥、水厥、血虚寒凝厥、气厥八种类型。不正确。《伤寒论》中厥逆证有寒厥、热厥、痰厥、蛔厥、脏厥、水厥、血虚寒凝厥、气厥、冷结膀胱关元厥九种类型。

  8.寒厥治疗宜用吴茱萸汤。不正确。寒厥的病机为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所致阴阳气不相顺接,治疗应当急救回阳,方用四逆汤。

  9.“厥应下之”是热厥的治疗原则。此处“下之”指攻下。不正确。“下之”包括泻热、清热二法在内,而不是专指攻下而言。热结阳明,肠中燥结,当用攻下,若腑实未成,而是无形邪热内郁,则当用清法。

  10.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厥。不正确。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因为厥与悸皆因水饮为患,宜先治水,水饮得去,阳气得通,厥逆可愈。若饮去厥仍不回,再议治厥。若不先治水,却治其厥,不仅悸与厥不得愈,水饮还可渗入肠中,续发下利。

  11.“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指一切厥证均不宜使用下法。不正确。“诸四逆厥者”泛指虚寒类的厥逆而言,非指一切厥证。只是致厥的原因以虚寒者较为多见。

  12.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宜下。不正确。本题考察对原文347条的掌握。“不结胸,腹濡”,知并非邪热与有形之邪相结。脉虚,是血脉不充之象。四肢厥逆,为血虚而阴阳气不相顺接所至。阴血不足者,可能伴有大便秘结,但切不可误作血虚之便秘为阳明腑实证之证而妄行攻下,否则必导致病情恶化,预后不良。

  13.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大陷胸汤。不正确。本题考察对原文374条的掌握。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本证下利属阳明燥热内结,只是证情较轻,故只用小承气汤泻下里实,而不用大陷胸汤泻热逐水。

  14.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治宜小陷胸汤。不正确。本题考察对原文375条的掌握。下利后更烦,指病人原有心烦,下利后心烦不减反而加重。按之心下濡者,揭示本证非有形实邪相结。故而治疗当清宣郁热,用栀子豉汤,使郁热得清,则下利自止,虚烦自除。

  15.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后攻其表。正确。表里同病,一般而言,治当先表后里;但若里证重,病势急者,治当先里后表。本证下利清谷,腹部胀满,是脾肾阳衰,寒凝气滞,浊阴不化所致,此时虽有身体疼痛的表证,但以里虚为急,宜先温里,后治其表。

  16.虚寒下利阳气来复太过的表现除了脉数、口渴等热性症状之外,还会发生便脓血。.正确。虚寒下利为阳虚阴盛所致,若阳复适度,则病当自愈。但若阳气来复太过,则不会自愈,因为阳复太过则会化热,热邪损伤血络,蒸腐为脓,则“必清脓血”。

  17.虚寒下利日数十余行,脉反实者死。正确。本题考察对原文369条的掌握。虚寒下利日数十余行,脉当沉迟微弱,此属脉症相合,表明脏气极虚。今下利日数十余行而脉反见实,是证虚而脉实,属脉症不符,提示正气衰败而邪气盛实,故而预后不良。

  18.厥阴中风脉微浮为病进。不正确。本题考察对原文327条的掌握。厥阴病者,阴病也;脉浮者,阳脉也。《辨脉法》云:“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此厥阴中风见脉微浮,为阴证见阳脉,微浮标志阴邪消退,阳气来复,正气向外,驱邪外出,故

  为欲愈;若不见脉浮,说明阳气未复,阴邪内盛,故为未愈。

  19.厥阴病欲解时,阳复口渴用乌梅丸治疗。不正确。厥阴病欲解时的阳复口渴的治疗则无须用药,少少与饮之,令胃中津液恢复,则可自愈。

  20.厥阴病欲解时从辰至午时。不正确。厥阴病欲解时,在夜半后丑、寅、卯三个时辰,此刻即阳气生长之时,有助于正气驱邪外出。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文章推荐